武穴论坛

标题: 小嘛小儿郎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29 20:02
标题: 小嘛小儿郎
小嘛小儿郎
一、懵懂
七五年盛夏,马鞍山脚下。小村子新建了一座九间的大仓库,一天午后,几个人在仓库外墙上用石灰水涮白,再在每面墙上用红颜料各写了一个大字,一群五六岁的小孩在围观看热闹。大字刚一写完,其中一个瘦小的男孩就指着墙上的大字一字一声地念了出来“农、业、学、大、寨”,一旁的大人们顿时对这个小男孩投以赞许的目光,其中一位戴眼镜的青年(下乡知识青年)就问小男孩:“你认得这几个字?”
小男孩腼腆地回答:“前面四个字认识,最后一个字是猜的”
“你上学了吗”
“没有,我父说我还小,要明年才能去上学”
“跟你父亲说,今年九月份开学,你就可以去上学了”
这个小男孩就是当时五岁的我,就这样,我就在九月份正式的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我们一年级的教室座落在村口左侧的一座六角形的小房子,房子每个角用青砖砌成墩柱,房顶盖的是那时很常见的青片瓦,在屋里看房顶非常奇特,虽然我现在到过很多地方,但从没有看到类似的房顶,它由一根粗大的长树干搭在两个对角上,用一根树木直立在大树干中间,这就是房子的顶尖儿了,再从每个角往顶尖上搭一颗树干,又在最大树干中间伸出六根木头撑住从六角搭过来的树干,整个房顶的架子就像雨伞的伞骨。听村里老人讲这是旧时碾米的碾房,那时的米已经是用机器轧出来的,所以碾房就废弃了。这样,碾房就作为我们大队以我垸为中心相近的四个小垸的一年级孩子的教室了。
有一件事我记得非常清楚。一天学校上音乐课,教的歌曲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刚好那天我病了没去上学,所以不知道歌词,以后时间长了歌的旋律熟了,始终还是背不来完整的歌词,每次班上唱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滥竽充数地跟着哼。
一直到了97年,单位组织“七.一”大合唱,其中就有这首歌,这才背熟了完整的歌词。
记忆中的第一个语文老师叫刘中寿,因为是民办教师所以他早就改行了,做了建筑工,现在我还能经常看到他。
第一个算术老师叫赵玉萍,音乐课也是她教的,是一名下乡知识青年。
赵老师,很抱歉,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连您的模样都忘记了。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29 20:03
二、涩味
上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到大队小学来上了,这一年发生了一些事,至今想起来令人苦涩难忘。
我们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开设了书法课(那时叫毛笔课)。那时的大字本每面有六个米字格。有一次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他的大字本上写了四个字,左边写了一个“打”字,右边从上至下写了“华主席”三字,放在课桌上恰好被检查午睡的老师发现了,这一下子就非同小可了,学校知道后定性为“攻击国家领导”,当时可是惊天动地的事。一连三天,每天的早操就成了批判会。那个学生低头站在前面,还把他的父亲叫来一块批斗,先是大队领导讲话,然后三年级以上每个班的学生代表和老师上台发言批判。我是学习委员,也作为我们班的代表上台批斗。发言稿是老师写好的,内容我现在也不记得了。
过了五天,就听说那个被批判的同学溺水身亡了,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这个学生是跳水自杀还是真的落水身亡的。
可怜的同学!我只知道他姓“蔡”,只有十岁。
每当想起这件事,作为曾经的批判者,我便陷入深深地自责当中,心里总有一股无法言状的酸楚和苦涩,还有无奈……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29 20:04
三、童真
四年级的时候,大队小学搬到了新的学校,新学校建在一片树林前的一个很小的山坡上,两排红砖红瓦的单层建筑,一排六间,两排房子中间的空地是操场。学校左右两边和后面都是树林,一色碗口粗的大杉树。学校门口便是一条三四米宽的渠道,渠道是用来灌溉农田用的,一年四季流着清澈的活水,我们那时更愿意叫小河,似乎叫小河觉得好听些。
开学不久,老师就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学校”,记得老师给了一点提示,说学校门前的小河像“一条弯弯的玉带飘流”,于是全班大部份同学的作文中便有了这一句。写完作文后,我还写了一首小诗(当时也没想它是诗,只觉得是几句顺口话,尽管当时我已经背熟了很多的唐诗了)。
小小红方城

坐拥树林中
门前飘玉带

城里书声颂
到新学校上学后,还有一件事是很可笑的。
由于我们新学校建在一个小山坡上,那儿的土是红泥土,我们当地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形容的:“晴了三天扎人,下了三天(雨)拉人”,这种红泥土干了很硬,下雨时粘性特别大,也特别滑,一到下雨天上学,我就经常摔跤,一摔就是一身泥巴,一摔跤回家就要被母亲责骂。后来母亲就教我一方法,下雨天走路把脚趾弯起来,向地面勾着(当时大多时候是光脚上学的),果然从那以后下雨天我就很少摔跤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现在我的脚趾除了大脚趾外,其余全部是弯着勾向地面的,脱下鞋袜很难看的。
唉!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29 20:05
四,
八月初刚出差回来,父亲送来一张请柬,打开一看,是家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庆典,父亲说凡是在村小学读过书且在外工作的都会收到一张请柬。所谓在外面工作是指跳出农村成为一个城里人的。不管怎么样,母校还记得我这个曾经的学生。亲爱的母校,小学毕业二十多年了,一直未曾拜访多您,这次说什么也一定回去看看您。
为了避免张扬,我决定骑单车回去。一大早吃罢早饭,我换了一身洁净的衣服就骑车出门了。
八月的天气还是很热的,几公里的路骑下来已是汗流浃背了。
到了学校门口的小桥上,我停下了车子。小桥是重新修建的,比原来的宽了许多,还多了两边的雕花青石栏杆。桥下的小河依然淌着清冽的河水,可能是久未清理的缘故,小河两边丛生了许多杂草,原本三米宽的小河就显得窄了,河水也因杂草的阻挡变得委婉曲折。
小桥过去是一条百米长的砂子路,两边栽的是香樟树,新校的大门正对着路。按我们的记忆,新校应该是往前移了很多。
可能是太早了的原因,学校很少有人走动,我想我还是到后面去看看吧,看看能否找到以前的一些影子。
站在偌大的操场上,我已经找不到以前的痕迹了,脑海里依然出现了七十年代末那欢乐而清苦的小学时光。那时候学校几乎没有体育用品,有限的一两只排球还是身为下乡知识青年的老师从家里带来的。也没有排球网,上体育课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互相颠球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疲的。
经过一番热闹的庆典之后便是酒席了,我和几个同班同学坐在一起,一边吃喝一边聊。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端着酒杯过来敬酒,见到他我们几个马上毕恭毕敬地站了起来。
他就是教我五年级语文的陈老师。陈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记得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写了一篇作文范文,把“箭”写成了“剑”,事后竟站在讲台上对着我们全班同学弯腰道歉。
陈老师的语文教的非常好,我特别喜欢他上课,他讲课的时候条理顺序把握得非常清楚,且从来不看讲义。比如讲一首唐诗,他会把作者的一生情况、生活年代、写诗的心境等等和诗的本意相插期间,娓娓道来,并且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让人身临其境,还把当今很多对作品的评价观点一一叙述。从他抑扬顿挫的普通话里我们简单知道了李白、杜甫,知道了唐宋八大家,知道了鲁迅……
老师很诚恳的向我们表示感谢,说是我们没有忘记母校。
老师啊,您言重了,!尽管我们已经失去或淡化了童真和纯净,但在您们和母校面前我们永远是赤诚的学生,该说感谢的是我们!
午后的骄阳似火,我离开了母校,如同二十多年前毕业离校时一样前行。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7-29 20:49
感慨啊,我也是七十年代的,怎么就没记下那多清晰的片段呢?

楼主对于童年,对于从前,情怀如水如梦,一丝淡淡的伤感。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7-29 20:50
那儿的土是红泥土,我们当地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形容的:“晴了三天扎人,下了三天(雨)拉人”,这种红泥土干了很硬,下雨时粘性特别大,也特别滑,一到下雨天上学,我就经常摔跤,一摔就是一身泥巴,一摔跤回家就要被母亲责骂。后来母亲就教我一方法,下雨天走路把脚趾弯起来,向地面勾着。

太生动了,如临其境,我想起了武穴大金花园大队的一个小村子,那里的路面和你描写的一模一样。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7-29 20:53
过了五天,就听说那个被批判的同学溺水身亡了,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这个学生是跳水自杀还是真的落水身亡的。

怎一个惨字了得,人鬼不分的年代,来不及长大,来不及享受新生活的幸福!一朵花儿就这样夭折!
作者: 张弓亮剑    时间: 2009-7-30 08:18
纯真的年代,美好的回忆。
问好,师兄!
作者: 红双喜    时间: 2009-7-30 09:20

银哥的童年果然比我的苦,我没有看过被批斗的场面,但是我看过学生们被集体教育的场面;我没在那种晴天扎脚雨天拉人的泥巴路上摔过跤,可我却因为不好好走路掉进过池塘!
年轻时代的经历总是会给自己留下或深或浅的喜乐或惊恐,至如今70年代的我们已经更成熟更优秀,美好的生活是属于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
作者: 丽质天成    时间: 2009-7-30 10:04
纯真的童年,美好的回忆。问好,楼主
作者: 村长小麦    时间: 2009-7-31 10:30
纯真的童年,美好的回忆。问好,楼主
丽质天成 发表于 2009-7-30 10:04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31 15:22
[url=http://bbs.wuxue.cc/redirect.php?
goto=findpost&pid=272465&ptid=25837]5#[/url] 臭豆腐


漫长的岁月中,或许是每个人记住的不一样吧?也可能是我的心态变老了些,变得爱回忆了。
逝去的太多太快,自然就有一些伤感了。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31 15:23
6# 臭豆腐
呵呵!同为“红”土地的儿女。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31 15:26
8# 张弓亮剑
谢谢!对你真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31 15:41
9# 红双喜
一、所以我们要努力拉近城乡之间的差别;
二、你没有灌输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三、幸亏我没有掉进池塘,不然的话现在你就看不到银哥了;
四、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七十年代的“老”一辈;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7-31 15:42
10# 丽质天成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7-31 16:31
我也爱回忆,真的老了!
作者: 江涛    时间: 2009-8-1 09:18
美好的回忆,感人的片段!
问好,四总!
作者: 饶为市    时间: 2009-8-1 09:59
难以忘怀的童年。写得真好!
作者: 霏雲霏雾    时间: 2009-8-1 10:54
看得我也想写下童年的一些事了。
作者: 江涛    时间: 2009-8-1 14:22
写吧,等着霏版!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2 10:07
11# 村长小麦
在水区给领导送了一瓶油,请查收!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2 10:08
19# 饶为市
谢谢远方的朋友临帖!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2 10:09
20# 霏雲霏雾
期待你的精彩。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2 10:09
18# 江涛
谢谢平哥的鼓励!
作者: 江涛    时间: 2009-8-3 12:37
唤醒沉睡的记忆!
儿时情景一幕一幕浮现眼前……
作者: 风欲逍遥    时间: 2009-8-3 12:39
再飘~         
作者: 慧眸一笑^_^    时间: 2009-8-3 12:39
师叔:恩好!
热欢迎恩来到武穴论坛!

看到这些文字,让人感慨.弹指间,那纯真的少年时代,已离我们远去....
用文字追忆那逝去的时光,用文字怀念那青葱岁月!

真不愧与我师傅都是同门师兄..好文.拜读了!
作者: fanqb2005    时间: 2009-8-3 12:48
代书信

楼主:
您好!读了您的文章,很激动,更多的是感动。我熟悉马鞍山。能否给老乡复封信?若肯劳驾,请发fanqb2005@163.com。不胜感激。
作者: 大卉儿    时间: 2009-8-3 19:56
还以为是让我们回忆下儿歌呢
作者: 野猪    时间: 2009-8-4 13:50
呵呵,楼主在马鞍山脚下?那我们有相近的童年回忆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4 15:01
28# 慧眸一笑^_^
坐着不动白拣一师叔当,开心!问好,慧眸一笑!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4 15:02
29# fanqb2005
遵命!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4 15:03
31# 野猪
是吗?请问你哪个垸的?
作者: 米老鼠    时间: 2009-8-4 18:29
苦也好,乐也好,纯真的童年终究是最难忘!
作者: 朵朵    时间: 2009-8-6 00:22
很喜欢听银哥给偶们款生动有趣的故事,
很稀饭银总带个金丝眼镜的儒雅的样子~
作者: 张弓亮剑    时间: 2009-8-6 08:26
28# 慧眸一笑^_^  
坐着不动白拣一师叔当,开心!问好,慧眸一笑!
四十年华 发表于 2009-8-4 15:01

我认为,应该江湖各叫各。给别人当长辈的亏,还是让我一个人吃了吧。
作者: 无所求    时间: 2009-8-6 09:57
听大家讲那那过去的故事!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1 11:14
35# 米老鼠
问好!也欢迎你把你那苦乐的纯真拿来给大家欣赏。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1 11:16
36# 朵朵
“很喜欢听银哥给偶们款生动有趣的故事,
很稀饭银总带个金丝眼镜的儒雅的样子~”

朵儿啊,你讲这话村长哥哥知道吗?要知道他可是一百七十多斤的个儿!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1 11:17
听大家讲那那过去的故事!
无所求 发表于 2009-8-6 09:57

只讲故事,别无所求!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1 11:18
下面来晒晒初中的事吧!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1 11:20
初中的趣事儿


先诉诉苦吧:
1981年的九月,我上了初中,就读于六里地外方家岭的胜利中学。母亲用卖黄豆的钱给我买了一双解放牌胶鞋,这是我平生的第一双胶鞋。穿上新鞋上学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高兴劲没几天就被接下来的苦恼打消了。
初中要上晚自习,上晚自习就意味着住校,住校就必须每个星期从家里带7斤米换饭票,学校规定一斤米交四分钱的柴火钱,一星期要二角八分,家里每星期给五毛,剩下的二角二就是菜钱了,三六一十八餐,每餐只能一分多钱,学校最便宜的是一分钱一份的菜汤。于是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上学之前,母亲便给我准备两罐头瓶菜,一瓶是麦子酱腐乳腌萝卜之类的腌菜,一瓶是青菜,这样就不至于天天吃菜汤了。就这五毛钱不是说每次在母亲的口袋里就能利索地掏出来,经常是向邻居借个一、二毛的。
家里的贫困程度简直难以想象,点点滴滴现在想起来还心里酸酸的。
唉,辛酸的往事就不多说了,还是说说其它一些趣事吧。

(待续)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1 11:29
那个时候很穷,物质匮乏,但是现在看来,是一笔人生财富!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2 08:17
初中的一些经典语录
6-1=   提问者:教导主任
教导主任姓张,一个很严厉的中年人,脾气相当暴躁,罚学生有一招——在太阳底下暴晒!可有一点,别看他凶起人来声色俱厉,但从不打人,属于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
他教我初三的政治,有一次我政治考了59分,他便把我叫到他房里,进门就问:“给你一道算术题,6-1等于多少?”
嘿嘿,咱毕竟是尖子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零”
“你还知道等于零!?”
一顿狂批……(省略500字)
注:我初中中考要考六门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引用者:四十年华
初三的英语老师姓胡,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有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白色裤子,脸上还抹了一些粉底(不知道是白色的什么霜还是膏之类的),笑颜如花,一进教室神采飞扬地喊一声:“上课!”
班长喊:“起立!”
还没等她喊坐下,我就接一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哄堂大笑,气得小胡老师(杏眼圆瞪粉面含威珠泪欲滴就不说了)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拖进她的闺房,将门反锁起来关禁闭。
闺房里有一台半导体,一桶桔子,哈哈,一边吃橘子一边听《长江魂》真舒服!
可惜以后再也没有享受过这等待遇。
胡老师,您还好吗?您是否风采依旧?祝您永远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待续)
作者: 张弓亮剑    时间: 2009-8-12 08:27
哈哈,师兄高才,佩服。
初三就知道赞美女性,还有幸享受了独坐香闺待遇。
真让人嫉妒。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2 12:34
早熟!挺会赞美人的,我也喜欢那一句: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作者: 葭颦    时间: 2009-8-12 21:49
我也没看过批斗啊。。。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3 09:08
过去的故事没有完呀!没完!继续!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3 09:45
哈哈,师兄高才,佩服。
初三就知道赞美女性,还有幸享受了独坐香闺待遇。
真让人嫉妒。
张弓亮剑 发表于 2009-8-12 08:27

仅有的一次!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3 09:45
我也没看过批斗啊。。。
葭颦 发表于 2009-8-12 21:49


那说明你年轻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3 09:46
过去的故事没有完呀!没完!继续!
臭豆腐 发表于 2009-8-13 09:08

这就来啦,各位上眼了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3 09:48
(续)
炊事员老蔡
学校炊事员老蔡有两个绝招。
    绝招一 :打饭的绝招
    老蔡每顿饭做好以后,用一把大铲子在大锅里拼命的翻造,直翻得没有一个饭团为止。老蔡给我们这些学生打饭用一个带把手的小饭筒,饭桶是白铁皮做的,有三两的有四两的。老蔡一般是左手拿饭筒,右手握一小饭铲,每次打饭时先把小饭筒堆得高高的,在将要倒进我们饭盒里的时候,只见他快速地用饭铲一刮,再“叭”的一声扣进饭盒。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绝不拖泥(饭)带水(饭)。特别是那一刮一扣,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据大家观察,没有学生的饭是高过饭筒沿的。

    绝招二:韭菜鸡蛋汤
    老蔡做韭菜鸡蛋汤的时候,严格把握三个一律,韭菜一律切成0.8-1厘米的小段,鸡蛋糊一律兑点冷水勾匀,水是一律不烧开的(80°)。
等到水烧到既定的温度后,放好油盐,退出炉膛里的柴火,再倒鸡蛋糊,一边倒一边用锅铲搅,最后倒进韭菜。
一锅韭菜鸡蛋汤就这么做好了。该汤的优点有三:一是节约鸡蛋,一颗鸡蛋能做一锅汤,韭菜多点毕竟便宜;二是不烫嘴;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喝起汤来,保证每个人口口有韭菜,口口有蛋花!
    再来总结一下老蔡做韭菜鸡蛋汤的五步曲:烧水——放油盐——退柴火——倒鸡蛋糊(搅)——放韭菜。整个过程是有章有法环环相扣!离了这五点,做出来的韭菜鸡蛋汤肯定没有这种效果,要不是鸡蛋粘在韭菜上,要不就是鸡蛋成块状。
    老蔡啊,您做的韭菜鸡蛋汤我永生难忘啊!


(待续)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3 09:52
老蔡,三百六十五行,行行有高手,熟能生巧,行云流水,食堂有这种师傅,乃食堂一大幸事也!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3 09:54
韭菜蛋汤,我还从来没喝过呢!想尝一尝!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3 10:10
老蔡,三百六十五行,行行有高手,熟能生巧,行云流水,食堂有这种师傅,乃食堂一大幸事也!
臭豆腐 发表于 2009-8-13 09:52

还幸事,十足的周扒皮!先堆满再刮下——剥削;一个鸡蛋一锅汤——抠门!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3 10:25
是食堂的幸事,节约啊!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3 10:26
我喜欢喝番茄蛋汤,紫菜蛋汤。韭菜蛋汤,好像没喝过呢!
作者: 葭颦    时间: 2009-8-13 13:07
那说明你年轻
四十年华 发表于 2009-8-13 09:45


你回这帖子时在哪儿?张弓那里还是你自己那里?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5 08:14
是食堂的幸事,节约啊!
臭豆腐 发表于 2009-8-13 10:25

食堂的幸事,老师们的幸事!老师们就有伙食尾可吃了。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9-8-15 16:53
感到非常亲切.
作者: 邵卫斌    时间: 2009-8-17 11:04
儿时的往事,非常耐人寻味。比我读书晚三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7 15:50
(续)
老师房里着火了!
有一天,老师房里着火了。那时老师们住的是一座长长的青砖瓦房,每间房前后开门,之间用墙隔开成为两间,一个老师住一间。
大火是从住后边的一位男老师房里开始着的,前面半间就是我的语文郭老师的房,大家赶到火场时,郭老师的小女儿在房里哇哇大哭。只见郭老师一边狂奔一边喊:“先救我女儿,再搬电视机!”现在想起来,真佩服郭老师当时的本能和冷静。
所有住校的学生从寝室里拿来脸盆到学校的小水塘了端水灭火,一场火灭下来,百来个平方的小水塘的水兜得差不多了。
实话实说,俺可勇敢了,先是端水,后来攀上房顶泼水。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09-8-17 16:39
呵呵,确实是很勇敢,这场火灾有了你的勇敢,怎么可能不化险为夷呢?
作者: 江川    时间: 2009-8-17 23:32
朵儿啊,你讲这话村长哥哥知道吗?要知道他可是一百七十多斤的个儿!178。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8 09:45
呵呵,确实是很勇敢,这场火灾有了你的勇敢,怎么可能不化险为夷呢?
臭豆腐 发表于 2009-8-17 16:39

谢谢夸奖!今年有一次还看见郭培中老师,着一身唐装,很富态的,也和他聊起此事。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8 09:52
(续)
    寝室里的故事
    初中在学校里睡的是铁架床,上下两层,各睡一个人,一般都是三四张床拼在一起,这样就显得床也稳妥些,床铺也宽些。我和陈节松、刘焕施、许文杰等几个睡上铺。

    有一天晚上,陈节松睡在最外边,半夜的时候,他裹着被子从床上掉下来了(上铺估计有1.5米高),居然还在地上睡得好好的!老师过来查夜,发现他睡在地上,便叫醒他,他揉着眼睛“嗯嗯”的站起来,老师问:“你怎么睡在地上?”陈节松望了望地上,又望了望床上,可能意识到是从床上摔下来了,摸了摸屁股,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摔痛了!哈哈......


    学生时代很多人都生过疥疮,我们寝室的人也不例外。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因此,像我们几个共被子铺盖就更容易传染了。这种皮肤病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晚上尤为明显。
    所以一到晚上睡觉前,寝室里沙沙的抓痒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硫磺膏味道,难闻极了。他们几个都长了疥疮,唯独我没有传染上。刘焕施这小子一肚子坏水,他妒忌我没有生疥疮,等我晚上睡着了,他从身上揭下几块小疥疮壳(疤)往我大腿上贴,就算他这样弄可我还是传染不上。哼!说明我的皮肤很健康。
作者: 张弓亮剑    时间: 2009-8-18 10:00
很亲切,想起来就象是昨天的事。皮肤很健康约等于皮厚,哈。
作者: 四十年华    时间: 2009-8-18 12:10
要说皮厚还属陈节松!
作者: 红双喜    时间: 2009-10-2 13:43
能抵挡住疥疮的传染,那皮肤的厚度最少需要直径80共分。
作者: 江川    时间: 2009-10-4 17:00
皮厚不是咱的错!
作者: 残荷听雨    时间: 2010-3-18 17:18
往事好似昨天!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