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郭德军原创】给陆珊的信 [打印本页]

作者: 耗子哥    时间: 2008-8-1 20:11
标题: 【郭德军原创】给陆珊的信
给陆珊的信(小说)

1. 银杏(Ginkgo Liloba L.)俗称白果,公孙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一尖山位于大别山余脉,鄂东最高峰,盛产银杏。从江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市农业局下属的一尖山农技站,农技站给我分配的工作是银杏茶栽培指导及推广。农技站站长是一个瘦高的当地人,他站在山尖上,总爱叉着腰,赞美满山的银杏说,活化石,中国的国宝。山区条件差,我的房间简陋而粗糙,幸好被一片银杏树覆盖,还有晚去朝来的云,令人气爽神清。银杏园有一圈绿墙,逶迤生姿. 我们住进去几天,就象进了个绿色世界。

2 上级要来考察银杏开发,我们干起了义务劳动,整天累得汗流颊背,清杂草、辟道路。有一件事提到了日程上,银杏中还有一座土坟,埋的人叫郭梦照,据站长称这是本地方的一个奇人,国立江汉大学1948年毕业生,我的校友,是方国几十里第一个大学毕业生,他生于1929年毕业后回乡教书,然一生未娶,1964年自宫(相当于将自己废为太监),1966年自杀身亡,同房人礼其为异类,入土未进祖坟山,因生前喜欢银杏,就葬之于银杏林中。现在必须开坟,火化再安葬。迁坟的那一天我没敢去看,从小到大我还没看见过死人,对于一个校友如此悲惨而心痛,因为还有几分地的草没扯完,于是就戴上草帽拿起铲子干上了。迁坟很热闹,请了一个黄衣道士,也请了锣鼓队。因为郭梦照的一个侄子现在是市烟草局副局长,由他牵头,率几个壮小伙拿了汽油等就地火化,也办出了点气派,村里也表示,郭梦照虽然是个异类,也算是个人才,还是迁回祖坟山为安。我用铲子铲一些硬草根,突然触到了一个硬物,用力下去,竞挖起了一个密封的竹筒,金黄色的,一看是用上好的楠竹烤制而成,埋在地下可几十年不腐的那种。迁坟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又火光冲天。我把竹筒用树叶擦净,那上面竟刻着一排英文。 "The letter to Lushan Mengzhaoguo 3-9-1966。" 译成中文就是: "给陆珊(或卢珊)的信郭梦照 1966.9.3" 原来是郭梦照先生的信件藏在里面,是他自己埋在银杏园里的吗?这使我很感兴趣。

迁坟之后,道士又在空冢上边放炮边念了几套经,我喜欢其中的一段: "魂兮归来路经东南父母高堂

魂兮归来路经西北兄弟满堂" 直到中午,我才把上午捡到的竹筒交给了站长,站长用打火机烤了一下,溶化掉松脂,轻轻地就将竹筒打开。里面是一本松黄的纸订成的本子,用圆珠笔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英文,他看了看后说:"这样,我复印一份,找个人翻译出来,把原件和竹筒就埋到他坟里,看得出这是他的心爱之物。" 站长立即说我英文不错,当即就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老站长向我谈起了郭梦照先生,他听人说,1948年,郭梦照先生身强力壮,回到家乡教书,他喜欢银杏,栽满了一院子,他喜欢放在口中咀嚼,他对人说这样可以百病不侵。他天天站在高高银杏树下打拳,舞剑,与一尖山的太阳一起升起,穿一条短裤在山泉中早浴,风雨无阻。1958年的批斗开始,每一次遍体鳞伤,他都会顽强地走到银杏园,咀嚼叶片,打拳,舞剑,甚至引吭高歌。1958年,他开始停止教学,他独来独往,也依然精神饱满。他从一尖山挑下很重的石头,到村子里垒起猪圈,他从一尖山采来银杏叶,一筐筐地晒干,然后送到合作社,一人抵几人。但他总是遭到残酷的批斗,一次在酷烈的太阳下,他挂着大铁牌整整被批3个小时,直到昏倒。我的翻译在银杏园中开始了。第一封:亲爱的陆珊:现在,已经是夜深了,门外寒风呼啸,一尖山冷峻而死寂,象一位黑衣的邪魔。我的头还在不断地渗血,每动一下就会钻心地疼痛,我只有不断地想你,想你,想你,才会有一点点地消解。我不知道,我怎么会有以头撞墙的习惯,象一尖山那些可怜的女人,每一次争吵之后就狠狠地将自己的头撞在墙上。今天下午,我跟着可怜的父亲在门前的地里锄草,家里由殷实之家已变得一无所有,父亲亦由一个小小的地主变为了一个农民,所幸一生勤劳的他没有多少担忧。每天,只要贴进土地,他就只知道流汗、流汗,握惯了羊豪的我的手,需要他手把手地教。一场意想不到的悲剧来临了,十几个人冲到了我的家门前,为首的一个说我们家私藏的古书,按上级要求,必须焚毁。他们很快地将我从武汉带回的三箱书籍抬了出来,胡乱地倒在屋前的空地上,为首的那个人胡乱地翻了翻说:"什么东西,烧了!" 我几乎是哭嚎着冲上去,护在我的心爱的书上我几乎是哀求着说:"这是经史子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所在,何罪之有"。我立即遭到了一顿拳脚,在我的哭嚎之中他们开始点火,父亲站在火堆边一言不发,我突然只想用尽全力的气力将自己的头狠命地撞向土墙,鲜血流过我的眼睛,我在血与火中昏旧劂过去。亲爱的陆珊,我什么也没有了,汉口所有我的文章,学术荡然无存,只有这贴身的衣兜里,有一张你的照片,就是你在樱花树下拍的那张,你甜美地笑着,几只蝴蝶在你的周身翩飞,你洁白的臂弯一如纯洁的雪。亲爱的陆珊,这些寄不出去的信成为我唯一的娱乐,是这里有在尘世之外的另一个我,只与你倾诉,心存对你的幻想。为你而存在,为你而活着。吻你:我的天使郭梦照 1958年12月

第二封:亲爱的陆珊:现在已是子夜,寒气逼人,我却浑身充满热力,从床上爬起来,点亮箔灯,满面春风地给你写信。知道吗?亲爱的陆珊,我刚刚作了一个梦,在我们经常去的汉口火车站,我们的王世尊教授送我们坐上火车到北京去参加一个中国文化的研讨会,在学校中,我已有这方面的研究。你穿着藏青色的旗袍,戴着洁白的珍珠项链,挽着穿着西服,戴着礼帽的我,你灿烂的笑容象五月盛开的百合,象圣经中的天使。我们与先生作别,然后在开动的火车上同在窗外的风景,优雅地谈笑,说这次研讨会将会有法国、瑞典、美国和日本的学者相聚。而我,一定要从我在中西文化结合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作出新的诠释,我的观点一定会震惊学术界。你说,但愿吧,我一直优雅地笑着,激荡着我的才情。因为一尖山的风太大,吹破了我的窗纸,冷风将我吹醒,断了这美好的梦,我带着梦中的温暖给你写信。不知道王世尊先生现在怎么样,他饱读诗书,周游列国,才华横溢,给我的教导影响我的一生。亲爱的陆珊,照那梦中的景象,我们该是夫妻了吧,伉俪情深。或者是红颜知己吧,无话不说,直达内心。而我因为没有了书,每天只有最原始的劳动,实在不敢望及学术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放我到有书的地方、有你的地方。亲爱的陆珊,冬天的银杏圆一片金黄,我象置身于一个黄金的王国。我想打开门,冲进寒风中呼唤你,但我还是匆匆停笔,再次进入到梦中去吧,乞求上帝让我再次梦见你、梦见你,说爱你,说想你,把这简单的曲调,重复一千次,一万次,一亿次。吻你:我的天使郭梦照 1958年12月25日

第三封:亲爱的陆珊:现在是一尖山春天清晨,打开窗户,山花的清香迎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展开宣纸,给你写信。亲爱的陆珊,深夜,我梦见了你,我们在香港一座摩天大楼金碧辉煌的酒店里,共看海上升起的明月,我拥着你,一点一点地向着倾诉着我心底的相思,我说,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可以在一起你说你预感到我们不会分开的,会见面的,我说,我在一尖山有过许多次深深的流泪,你说今夜让我也流一次泪吧,你伏在我的肩头,我用唇为你吻着泪水,你说,今晚我要做你的女人,让我象一只冲动而幸福的豹子,我说我所有的生命和血都是为你准备的。现在我要把我献给你,我们紧紧地拥在一起,在富丽堂皇的丝质睡床上,我轻轻地为你解散乌黑的头发,退去缀满紫罗兰的睡衣,你洁白的身子在月光下晶莹剔透象一只纯洁的羔羊,我一寸一寸地亲吻着你,拥抱着你,进入爱的门内。亲爱的陆珊,我幻梦中的女人,我是你的,醒来后,我孤独地躺在这张银杏园中稻草铺的床上,浑身湿漉漉的,爱的质液使我幸福地奔涌,这是我生命中多么美好的时刻,让我跪下来,感谢上帝,每天把你送到我的梦中,就象我每晚临睡前,把你的照片放在我的枕边,然后对你说:"珊,睡吧,我就在你身边" ,我拥着你洁白的臂弯,在天堂之中。亲爱的陆珊,我就要上工去了,锄地、锄地、挑石头、修水库,我夹在民工中间,我不跟他们说话,我用英语在口里说着对你的赞美诗,让我写给你一首吧《属于你,而属于人类》

两岸青山,阳光明媚

我一片黑暗

传说的浪子,长发可以甩成世纪的剑鞘

我不怕死亡,只被你甜蜜的的一吻所伤

梦的大平原,我住在一滴水中,开始诉说命运

我通宵达旦的饮酒,让狂欢达到风的高端

让乌云死亡,让月亮回家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应该活在你的怀中

不离开你洁白的臂弯一个夜晚

象史前的一整夜,我们象两只饥饿的兽

挤在山洞里,依靠身体,相互取暖

我属于你,而属于人类

亲爱的陆珊,春天来了,春天总是给人带来美好的希望,我想,我们今年一定会见面的,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共对天上的明月!我上工去了,今早,我要努力加餐饭,努力地想你,搬起一百斤的石头,跑到山顶上。吻你:我的天使郭梦照 1958年3月2日

第四封:亲爱的陆珊: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吧,今天,在社里说我的右派改造得不错。争取给我撮合一门亲身,他们开会,选定了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他们说,这女孩子适合我,贫苦人出身,吃苦耐劳,大胆泼辣,与我结合极其利于我的右派改造。下午,还郑重其事地开了一个会,父亲把我带了去,对方的父亲也带了她去,她果然泼辣,一会就答应下来,并说,请组织放心,一定把郭梦照改造好,又说结婚不用铺张,一桌一床就行,主要是劳动。问到我家时,父亲马上表态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好事好事"。问到我时,我回答说:"我不想结婚,等几年再说。" 那领导当即不高兴说"你是不是等这个天翻过来再读你的圣贤书,找你的书香门弟小姐,没门,这门亲事,就由组织上定了,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亲爱的陆珊,我看来在劫难逃了,必须要接受这个前世无缘的女人的肉体改造了,我深感恐惧。亲爱的陆珊,你知道吗?结婚于是我无益的,除非与你,白天那漫长的梦后,我每夜都期待着与你梦中的相会、倾诉、交合,欢笑、哭泣,多么地美好,多么地醉人。没有梦到我就在半醒半梦之间想着你自己做,直至呼唤着你的名字愉快地释放,我想象我们有时在银杏园中,有时在太平原上,有时在海滨别墅中,有时在巴黎铁塔下。仿佛一次次地进入到你冰清玉洁的身体,我烦恼的时候再不撞墙撞到头破血流,我想着你做,让自己筋疲力尽,然后愉快地睡去,所以,对于我,结婚绝对是多余的,我不要那种、那种可怕的性情。亲爱的陆珊,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如何面对我这场强加于我的婚姻呢?不想了,让我深深地想你吧,写上一首我写给你的诗《最初的献歌》: 在沐浴的时侯想起我宁静的沉醉的时光水中的唇齿闪动着鳞鳞波光明亮的美丽的乳房是天空和流水之间的云朵我必须走向你的夜晚由一只雄壮的猎豹引路在沿途挂满粉红的灯笼一直到你裸体的庭院夜空已这样颤抖使风的呼吸艰难而幸福在清香的裸体的你走向我的瞬间你挂着晶亮的水滴在人类和动物初次的梦中

多么幸福啊,我这彻底被毁灭的人我必须回到你的水中与裸体的原初的你戏耍等待原初的拷问与审判你,你的过去和未来,以及你身上的水珠都属于我我赠与你雄性的石头以及比石头更坚硬的雄性的呼吸垒成你的城堡以及比城堡更久远的甜蜜的情欲就在昨夜流水对天顶的星光说 "请你熄灭,让我闭上双眼多么幸福地穿过微风的抚摸."

相比于月亮,我更怀念你美艳的双乳在过去和未来的岁月摇晃一地星光她们永远修美,不会长大我的路途曲折而放纵,在众神的诛灭中生长沉沦是造山运动的一种爱你的尽头死亡已经挺立把我的头颅深埋在你的双乳之间把梦做完,到死亡里


作者: 耗子哥    时间: 2008-8-1 20:11
我的爱神,这是远古的火种点燃后就不会再熄灭脱去你周身的每一寸丝绸,发夹和口红脱去所有的罪与罚,迎接我在最灰暗的日子,地狱的边缘开始我们一切可能的放纵

亲爱的陆珊,我属于你。吻你:我的天使王梦照 1958年7月8日

第五封:亲爱的陆珊:每一次给你写完信,不便留久的我都会在竹筒中放入一些干银杏叶埋到一尖山中?可以保证纸几十年不变色、不坏的,我希望有一天你会看见他,你说好吗?而现在,我给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是一个自宫了的人,可怜的男人。今天,应该是我结婚的日子,但我终于避过了结婚,我在剧痛中想,这想真好,让我今生今世就这样想着你,直到在临死的时候,呼唤着你的名字。亲爱的陆姗,对于强加的婚姻,我根本无法拒绝,象一只置于沙漠之中的鱼,那天我想到了自杀,而又想到我们的相见,后就想到了自宫。即便残缺,亦要给你一个未被污染的我。那天深夜,春风依然荡漾,我在完成与你的浪温幻想之旅之后,抽出枕边准备好的刀。我在惨叫之中昏去,不知怎么被人抬到医院,今天又被人抬了回来。在抬回来的路上,我受到了众多人的围观,有时整村的人都跑出来看,看一个可怜的异人。我在疼痛中想着你,欢悦地想着你,亲爱的陆姗。不知我将会怎样?我要活着想你,不被尘人打扰,我将为我的行为承担一切,保佑我吧,亲爱的陆姗。吻你我的天使郭梦照 1964年4月8日

第六封:亲爱的陆珊:夏天来了,太阳毒辣辣地。我已在承受着为自己的自宫带来的代价,公社时将我定为拒绝革命婚姻,死不改悔的右派分子,更为频繁地被人押着戴着高帽,挂着铁牌,送去参加各个规格与层次的批斗,每一次都被人打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剧痛钻心。在村里,我更是每个人眼中的怪物,老人看着直摇头,妇女在背后指指点点,交口接舌,小孩子则操起石子就向我扔,边扔边骂"太监,太监"父亲几平是一夜之间泪水流干,头发全白,变得吊滞木纳。每天,我依然会坐在银杏园中用英语颂读莎士比亚的诗篇,看着落回熔金的天空,想你会在云中的某一朵。亲爱的陆珊,你在哪里呢?看着我这瘦骨麟麟,布衣粗裳的我在一尖山蹒跚,你会流下泪水吗?所幸我依然常常在梦中遇见你,与你共读世间的诗篇,所幸每晚我还能在吻过你之后进入甜甜的梦想。我不是我一个人,我与你同在。吻你,我的天使。郭梦照 1964年6月9日

第七封:亲爱的陆珊,我的挚爱:不知道你在香港生活得怎么样?又到了哪些国家,又有什么新的见闻和游记?1966年的元旦又到了,一尖山下起了厚厚的雪,一个冰冻玉洁的世界,今年是我给你写信的第十六年了,我已经在这座山上埋下了许多个竹筒,我只想向你表达,这些信是永远看不到你的,我也并不在意,第十六年,我的身体很差了,但我还呼吸,还有梦想,你说过我的名字很好,而现在你就是我梦中的太阳,我现在想,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一天来到一尖山,来到这到处是银杏树摇曳生姿的地方,来到这找无数遍梦见你的地方。空气中充满了血醒和仇恨,我欣慰,已经残废了的我能在救济的米粒中苟且偷生,而能用你我喜欢的英文给你写信,这于我是生命中无上的慰籍。吻你,我的天使。你的:郭梦照 1966年元旦"

第八封: "亲爱的陆珊,我的挚爱:春节又到了,到处是鞭炮声,但因为贪穷和饥荒,人们买不起多少件衣服,也没有多少喜气。没有人给我拜年,我也不用给别人拜年,我同情着他们,他们更是同情着我。幸我心中仍存想你一念,想念中常与你遨游天地,我才有一线生之希翼。记得1946年的春节之后,刚开学吗,学校里演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因为良好的英文被选为饰演罗密欧,而俊美的你正是朱丽叶,江汉大学的建筑很有西方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我们在云变雾幻 ,恍若天上宫阕的大楼前的草地上排练英文原版戏剧的场景仍每每来到我的梦中,也就是在那场动人的演出成功之后,我们开始了甜蜜的恋爱。在战争的岁月,我们以艺术和耶稣的明义祈祷和平,真爱,祈祷着未来成功的事业,美好的家庭,并且周游列国,在香港的浅水湾边追逐,在夏威夷的沙滩上渡假,在好望角的季风中遥望海洋,或在巴黎的铁塔下欣赏一段吉普赛女郎的舞蹈,在英吉利海峡的风中朗诵拜伦的诗篇。。。。。。一切现在只是梦,只有这个梦还让我温暖,所以我依然活着,活在1966年的冰雪之中。亲爱的陆珊我为你而活着。吻你,我的天使你的郭梦照 1966年2月17日

第九封: "亲爱的陆珊,我的挚爱:夏天又到了,一尖山却很清凉,是一个清凉的世界,但漫天的红色令空气狂乱而灼热,一场新的运动又来了,但今年我几乎没什么走动,只是偶尔地被人押到学校去接受一下批斗,也没受多大的苦,低头认罪就是了,我的身体开始衰竭,根本无力反抗。陆珊,我一直在想,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呢?如果你做英文教师,一定是一位很出色的老师,该桃李满天下了吧,如果你继承父业,经营你家的食品产业,凭你的悟性,也一定把产业做得很大了吧,你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而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没有一个学生敢要我教他读书,他们对英文根本不感兴趣,对革命口号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我实在不懂这个世界,我现在只想离开,而唯一的遗憾是你不可能来到这里,我不可能见到你,而我已不愿你来到这里,我会让你痛苦,让你绝望。陆珊,我的身体越来越差,我已对这片土地绝望,因常常的自制的银杏茶,精神尚可,但我的精神和意志早已倒下,我不知还能撑多久,才走到死亡的门口,我该解脱了。

我开始喜欢上银杏,这生命力强盛的绿色植物,几十亿年的冰川雪中幸存下来的顽强的树 ,在饥饿的时候,我一次次地嚼食它。我甚至找了一个以银杏佐菜的好办法,可惜我的生命力没有银杏这般的旺盛。 "这是一种爱的植物

一千年地钟情于你

每一片摇曳的绿叶

都是一抹甘苦的相思

见证着冰川季

见证着我们千年的轮回

1966年春天的月亮山

我听见银杏忠贞的诉说

我可不可以采擷所有的叶片

医治你心底浅浅的忧伤

我们可不可以乘着银杏的脉路

回到遥远纯净的冰川季

象永恒的钻石

闪耀在遥远纯净的冰川季。"

我的胃部明显不行,消化食物相当困难,我的肝功能也在退化,但这里缺医少药,我更不在需要保障的行列,象一株稗草,自生自灭,我也不能参加劳动了,几次昏倒,我现在唯一想做的是结束生命,到上帝那里去,我相信死亡肯定比现实温暖,我相信我死后的灵魂一定会从一尖山一直飘到你居住的香港。在大学的校园里,你我曾说过要有可能,死后就一起葬在香港海滨的墓园,以鲜花和海浪的声音相伴,现在这也只是一个梦了…… 我如此绝望。我想要停止对你的倾诉,我有着太荒谬的人生。吻你,我的天使你的:郭梦照 1964年8月10日。"

我在老站长那里得知,余梦照先生于1964年8月20日的银杏园中以头撞银杏树而死,最后的鲜血飞溅在银杏树上,也就是说,我所拾到的是他在8月10日至8月20日这生命中最后的10天中埋在银杏林中的,而他把已死亡的地点选择了银杏园。

3。我翻译完后又工整地抄写一篇,站长看后,说:"辛苦了。" 我说:"我现在想查清这个名字是卢珊,还是陆珊,我还想查查她现在还在不在香港,和郭梦照先生同学,如果人生健康无变故,也应是八十岁左右。我想……" 我没讲完,站长就说:"有这个必要吗?算了,也不是祖上什么光荣的事情。" 但我仍抑止不住追踪的渴望,用中国电信公司的宣传语就是"只要有沟通的欲望,就没有时空的阻隔。" 我向站长请了一个月的假,并从我的父亲那里获得了2000元的赞助,父亲支持我的好奇心,他从小到大一直会满足我的好奇心。我的第一站就是江汉大学;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仑美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我通过老师很快来到图书档案馆,很快查到了郭梦照的档案,简要记述为:"郭梦照,男,字茂公,湖北广济人,生于1924年,1946年入本校英文系就读,兼修中国古典文学,1948年毕业,毕业论文《中英文学之比较》获甲等论文。"接着,我便找到了一份名叫陆珊的同学档案资料:"陆珊,女,字雅芳,香港人,1946年入本校英文系就读,兼修商学,1948年毕业,毕业论文《莎士比亚之研究》获甲等论文。" 从记述上可以看出,郭梦照和陆珊同年进入英文系研修,而且一样成绩优异,也就是在樱花飘香的大学校园里,他们相识、相爱。雨中樱花路,总是诗意的所在。在查阅与之相关的档案中,我试图发现他们的照片,成绩单记录,或撰写的论文,或毕业后的出向等,但我一无所获,管理员告诉我许多档案已经遗失,特别在"文革"中几乎荡然无存。我的好奇心仍未停下来,我迫切想见到陆珊,让她知道一位叫郭梦照的人,在一尖山为她写下过如此凄美的情书,我亦试图完成郭梦照的一个心愿,尽管陆珊女士今年已经80岁了,会不会在世间还是未知. 我想到香港去一次,我来到省公安厅的一位同乡那里打听到香港找人的程序,并请他为我办一张去香港的短期护照,他一口答应,并说这不是一个难题,因为香港政府对人口档案相当完善,生老病死全都记录在案,而且,他可以为我写一张查阅证明。不过他又问我,这样做值得吗?我说应该值得,就算我自费完成对一位老校友的追忆吧,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从武汉乘座傍晚的715特快第二天一早便到达珠海,过了口岸,便是香港。繁华而破旧的香港,其实只是弹丸之地,一望无际的高楼令人窒息,但这并不是我所关注的,我只为行程的使命而来,而无暇顾及所有的风景。正如公安厅的同事对香港政府办事效率的看好,我很快在香港警察局的资源中找到了陆珊。 "陆珊,女,生于1924年,家庭住址:浅水湾903号,其子林书现任香港清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清源食品一直是我很关注的一家香港公司,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港元,90%外销,我们对其品牌运作和出击国际市场的独到理论如数家珍,其名称显然是脱胎于中国传统诗词,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其诗也道出了商战的本质,必须着意于"源头"的培养,在日本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的理论中,此源头被解释为"员工心中的太阳!" 而我一直崇拜的清源食品董事长的母亲竟是我的同乡郭梦照的大学同学,我立即象一只冲动的豹子,我们家乡那些入不敷出的所谓招商引资简直就是小儿科,我这回真的有开发银杏的强大可能和依托了。当天晚上我住进了香港五星级的万丽海景酒店,我想与林书的见面将改变我的一生。我当即在商务中心拨通了清源食品的电话,得到的回复是以传真致函,阵清事由,于是我迅即以极为漂亮的繁体书法,传真了过去,在酒店里等待两个小时之后,服务生给我送来了清源食品林书董事长亲笔签名的传真回函,约定第二天上午9:00见面。螺旋式电梯将我送到清源食品大厦的27层,董事长的办公室豪华而典雅,朱红的檀香木家俱亦显出其中国古典气派,墙上挂着一幅中国书法恰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林书董事长五十来岁,干练而精明,在央视各大媒体上多次激陈商战方略的他,此时宁静而自然。坐定之后,我彬彬有礼地作以自我介绍,他说:"不错,我母亲的小校友。我母亲经常向我提起同学郭梦照。"他指着墙上的中堂说:"这就是郭梦照先生1948年书写的条幅,他的书法曾在江汉大学办过个人书展,这是我母亲所收藏的。" 我起来走近看时,果然是"朱憙诗,梦照文"字样。我将余梦照先生写给他母亲的信的复印件递了上去,看得出他对英文非常精通,他很快地阅完,几乎没有看我的译文。随后,他良久地沉思,将金边眼镜摘下来,摘拭着眼角的泪水。我说:"我只是想完成一件家乡大贤的心愿,交给陆女士,并希望她能到一尖山去看看。" 他说:"我一定送到,只是母亲刚刚因高血压发作住院治疗,现在在一家海滨疗养院理疗,到一尖山去她的身体可能会受不了,她今年毕竟已八十高龄"。我说:"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希望见见陆珊女士。" 他说:"这个没有问题。" 下了董事长先生的劳斯莱斯,再乘上一艘私人豪华游轮,20分钟海路,就到了位于九龙岛的海滨疗养院,全港首屈一指的疗养中心,海浪、阳光、白云,我买了一捧鲜花捧在手心,恍若走在世外仙境。因为事先已联系,陆珊女士已由陪护搀扶着,坐在花园的藤椅上等待我们的到来。岁月的沧桑掩不住她的风华,她穿着青色的对襟褂,镶着龙凤扣,优雅而高贵。她热情地请我坐下喝茶,她的双眼中荡漾着笑意。我迅速地给他讲述了前后经过。问候之后,她接过我递上去的复印件,用颤抖的手打开,阅读。她的眼眶里充盈着泪水。她不再说话。与陆珊女士在疗养院共进午餐之外,她请我在花园中小座,并打开话匣,他们的故事,立即在我的心中连成一串。 1948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陆珊女士与余梦照先生已是一对亲密的恋人,毕业前他们还赠了一幅书法,郭梦照先生写的是我看到的那幅,他祝陆珊女士在香港来来商业的成功,而陆珊女士回赠是一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陆珊女士1948年回到香港,郭梦照先生应父母之命回乡教书,以实现其教育兴国之愿,他们约定今生在一起。陆珊女士来到香港她父亲的航运公司,她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因为她希望能够在积累足够的资金之后能回到湖北投资,能够与郭梦照先生在一起。而这个梦渐渐地逾不可及,几乎在一夜之间,航运公司所有的船只已无法开进大陆的任何一个港口,她发往大陆的信件一封封遭遇退回!大陆仿佛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也隔绝了她的爱情。她绝望地在大海上漂泊,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到好望角到直布罗陀海峡,从欧洲到非洲。而此时的一尖山,郭梦照第一次被抄家,三大箱线装书籍、字幅,纷纷投入大火之中,他第一次被带上"右"派的帽子,在众人的推掇之中沿着一尖山的村庄游行,他强健的身体不断被摧倒。 1959年,35岁陆珊接受了一位很有学养的商人的爱情,走进婚姻的殿堂。而此时,孤身一人的右派郭梦照没有教书的权力,没有写作的权力,只有劳动的权力,他唯一的娱乐就是用英文给陆珊写信,然后偷偷地埋葬于一尖山中。 1964年,陆珊与丈夫一起在香港注册了自己的清源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在商场上的搏杀,他们的儿子林书满4岁,活泼而可爱。而此时,郭梦照先生在对婚姻的绝望中自残。 1966年,陆珊女士的事业得到了飞速进展,香港经济在九年的萧条之后取得迅速复苏,他将郭梦照先生的书法第一次挂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而此时,余梦照先生拖着病体残驱迎来了"文化大革命",他又成了这场残酷斗争中被批斗的主角,他一次次地被戴上高帽带上铁板游行批斗,而后,他自杀身亡。 1994年,陆珊女士在70岁之际离开了公司,她的儿子林书接替董事长一职,自此清源食品在她从英国剑桥留学回来的儿子的手中,得到了更长足的进步,在世界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在万丽海景酒店的第一晚,我看了一晚海上的明月,她缓缓地升起,到中天,缓缓地落下,照亮天涯,和我在一尖山上看着山顶的月亮不同,我想海上的月亮更适合相爱的人们……。第二天早上,服务生送来了3000港币和一封林书董事长写给我的信,他告诉我他将与母亲以私人的身份一起到一尖山去一次,去祭扫一次郭梦照先生的墓地。我把信收好,并请服务生将钱退回,因为我回家的盘缠还够,而我,也算已完成了心愿。 4。

我回到一尖山农科所时,站长对照老办法让我写个出差事由,以争取所里给我报支几百块钱出差费用,我说我去了香港,并以车票为证,他睁大着眼睛不信,最后我拿去林书董事长写我的信,并给他讲了来龙去脉,他终于信了,马上就说:"马上召开所党支部会议,这事事关重大,马上去上报局里、市里"。随后几天发生的事几乎就象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香港食品巨头亲临一尖山无异于一条爆炸性新闻,每个人都以为这是招商引资的天赐良机,从市委到市政府到统战部到工商联到农业局到文化局。各单位都组成了接待小组,各单位都比赛着写合作意向书,各单位都请我去谈谈林书先生的喜好等等,我们农科站所在的乡政府则大搞修墓,把坟加宽加高,迁走了紧挨着的几处坟又立上一块大理石墓碑,题上"郭梦照先生之墓"。乡政府以为,银杏工业园的投资希望值最高,于是专款15万元,把围墙修得古色古香,把园里道路修得曲径通幽,还配了几个凉亭,乡长亲自监督,一天到晚忙得欢。同时,乡里组织了20余名妇女在一尖山里挖地皮,专门寻找余梦照先生埋在山中的另外十几只竹信筒。每天在银杏园中,我总在想,要是郭梦照先生不走自残、自杀之路,象银杏树一样活到今天,挖出所有的信箱,等待陆珊女士的到来,该是多么温暖的事。一个月之后,陆珊女士和林书董事长如期而至,她们到武汉天河机场下飞机,乘上国内分公司的奔驰车,一直上到一尖山顶,才拨通我的手机。我邀请她们到所里喝茶,她拒绝了,她让我马上带他到先生的墓地。我看见陆珊女士苍老而颤抖的手抚着冰冷的墓碑,一片片银杏叶在风中哭泣。祭拜之后,陆珊女士坐在一张藤椅上,静静地面对先生坟墓,默默地流泪。陆珊女士让林书摘下一片银杏叶,放在口中咀嚼。一个小时之后,所有的领导闻风而至。陆珊女士一言不发,良久之后,他把我叫上前,说:"我说几点,请你转告当地领导,一是我想静一静,不参加任何活动,二是我想捐款100万元,建立一所梦照学校,完了先生生前致力教育之愿,三是请求收回梦照先生写给我的信,四是我请求将梦照先生的骨灰带回香港安葬。" 静静地坐了一个小时之后,陆珊女士与儿子进入奔驰车,往武汉驶出。第三天,在陆珊女士与儿子登机之前,她得到了梦照先生的骨灰盒和那个装着曾经写给她的信的竹筒。她紧紧地将它抱在怀里,轻轻地抽泣。同时,由林书签字的一张100万元的支票送到了一位领导的手中。她的行程简单到无言。

5. 一个月之后,梦照先生骨灰的安葬仪式在香港举行。我们市只有我一个获得邀请,我只带了两颗银杏树苗,这次招商引资的计划也很失败,市里给我一叠引资材料,但整个过程中我一页也没有拿出来。在火车上,我一直将银杏树苗紧紧搂在怀中,我想我生物系全部的知识运用就是要将这颗银杏树在香港成活在他的坟前。我放弃了所有关于银杏的商业解读,它在大地上存活了几亿年,它的全部真谛只有一个情字. 陆珊女士亲手用中英文为郭梦照先生题写了一块精致的墓碑:

郭梦照先生之墓(1924-1966)碑文为: "我们以艺术和耶稣的明义祈祷和平,真爱,祈祷着未来成功的事业,美好的家庭,并且周游列国,在香港的浅水湾边追逐,在夏威夷的沙滩上渡假,在好望角的季风中遥望海洋,在巴黎的铁塔下欣赏一段吉普赛女郎的舞蹈,在英吉利海峡的风中朗诵拜伦的诗篇。。。。。。"

在墓碑上我第一次看到了来自陆珊女士影集的郭梦照先生的照片他那样年轻天真而无邪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 在整个芳草萋萋的陵园晨,我看到那方白色的大理石被鲜花簇拥,而两棵银杏正在生长。这是先生第三个埋葬地,他该安息了吧。因为这一次,他在陆珊女士的身边.

6. 春天来了,满山的银杏摇曳无边的新绿。因为资金占用的原因,梦照小学只打了地基,未开工。我收到了林书董事长的信,他告诉我,他的母亲已委托律师要求,她死后,骨灰将与郭梦照先生一起葬在香港海滨的墓园,他告诉我,我带去的两颗银杏树苗现在长得很好,在整个海滨墓园中,特别地耀眼。


作者: 青春大哥    时间: 2008-8-1 20:14
慢慢欣赏郭老师的文章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作者: 耗子哥    时间: 2008-8-1 20:15
请郭主任不要见怪,我觉如果美文不让大家欣赏可惜!

真是读他千遍也不倦啊~~~记得有一次跟郭主任喝酒的时候,我还傻傻的问:郭主任你这篇小说写的是真的吗?

吼吼!!~~~~
作者: 青春大哥    时间: 2008-8-1 20:17
我想郭老师不会责怪的,好文大家欣赏。

呵呵~~~~
作者: 丁香花语    时间: 2008-8-1 20:21
品读  好文章
作者: 听雪    时间: 2008-8-1 21:03
我也很想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作者: 耗子哥    时间: 2008-8-1 21:09
呵呵,楼主怎么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啊,说明我有女人情结!
作者: 江涛    时间: 2008-8-1 21:09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都读了好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作者: 月芽儿    时间: 2008-8-1 22:12
呵,这信,需要坐下来慢慢、仔细的欣赏。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08-8-2 09:49
谢谢朋友们。

这篇小说是我历史观的一次表达,而小说技巧是很笨拙的。

有机会我会再写一些"文革"背景上的作品。
作者: 月芽儿    时间: 2008-8-2 10:46
QUOTE:

以下是引用郭德军在2008-8-2 9:49:31的发言:
谢谢朋友们。

这篇小说是我历史观的一次表达,而小说技巧是很笨拙的。

有机会我会再写一些"文革"背景上的作品。



呵,期待!
作者: 冰城冷雪    时间: 2008-8-2 13:12
呵呵,郭大诗人的小说写得很有人性,

我来这是从人性的角度禅释人的内心世界里的一篇好小说

这篇文章

我也在学生面前读过

看郭大作家的作品最佳期的时期是在晚上

慢慢品读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08-8-2 14:21
QUOTE:

以下是引用冰城冷雪在2008-8-2 13:12:38的发言:
呵呵,郭大诗人的小说写得很有人性,

我来这是从人性的角度禅释人的内心世界里的一篇好小说

这篇文章

我也在学生面前读过

看郭大作家的作品最佳期的时期是在晚上

慢慢品读





给40年前一段被暴力毁灭的爱情一个浪漫的结局,虽然已是人冥两隔,只愿悲剧不再重演。

就象鲁迅要在《药》的结尾在坟上加一个花环。
作者: 午夜茶    时间: 2008-8-2 17:02
喜欢德军文章的风格,空灵漂渺,有诗意。
作者: 红双喜    时间: 2008-8-2 17:33
好感人的故事!

有种看电视剧的感觉!
作者: 空山鼓瑟    时间: 2008-8-2 17:49
有时间慢慢欣赏!
作者: 空山鼓瑟    时间: 2008-8-4 10:31
QUOTE:

以下是引用郭德军在2008-8-2 9:49:31的发言:
谢谢朋友们。

这篇小说是我历史观的一次表达,而小说技巧是很笨拙的。

有机会我会再写一些"文革"背景上的作品。



对,这个才是最主要的。但是说技巧笨拙我认为是不对的,最起码比刘心武的《班主任》要好,且写的也比他透彻,更明朗,如果这个文章早于刘的文章,郭老师肯定能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泰斗。
但是这又不是一篇简单的反思文学,也有冰城所说的人性一面。
更难得的是,老师不仅有对文革时期历史的反思,更有对改革后的反思。
很纯的文学,果然是高人,若能相识,愿聆听教诲!
作者: 空山鼓瑟    时间: 2008-8-4 11:24
QUOTE:

以下是引用午夜茶在2008-8-2 17:02:04的发言:
喜欢德军文章的风格,空灵漂渺,有诗意。

午夜茶说的很准确,小说能写出这样的风格,那就不仅仅是小说了!
作者: 村长小麦    时间: 2008-8-5 23:43
读了,准备再读,我想还要读!
作者: 耗子哥    时间: 2008-8-6 20:43
好文章不能让它沉下去!

文章太长@!!



希望版主再次分片编辑,让大家慢慢品读一下
作者: 月芽儿    时间: 2008-8-6 21:31
呵,是呀,没事就来看看。
作者: 丁香花语    时间: 2008-8-7 09:20
又来了,诗一样的人,诗一样的情怀!
作者: 玫瑰    时间: 2008-8-7 18:44
好感人的文章,故事感人逼真!像看电影一样!

欣赏!
作者: 永远的多多    时间: 2008-8-10 19:33
文章真好
作者: 小书僮    时间: 2008-8-19 08:39
昨晚听了德军的创作谈,原来是发生在我家乡的故事,再次提读!
作者: 金玉缘婚庆    时间: 2013-1-14 16:16
原来这个论坛里也有
作者: 村长小麦    时间: 2013-1-16 13:00
期待更多郭老师文章与大家分享!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1-16 14:55
曾听说郭德军老师的小说《给陆姗的信》是一篇令人瞩目成就不菲的小说,今日有缘拜读,感慨自在其中。

小说写出文化毁损消磨的文革期间,离散男女的末世恋曲,死生契阔的人间爱欲,叙事极见功夫,诗的语言,抒情味道不绝于眼耳,给陆删的信,睹物观情,是小说主人公郭梦照先生与人世间对话的一种方法,郭处境艰难,历经沧桑,从不愿也不能放弃信仰的执着,与外界自我疏离,因此其结局不得善终。篇末,80高龄白发苍苍的陆珊坐在银杏树下,恋人墓前,涕泪飘零,这真是令人无言以对的时刻,百难解脱。

文中有不少诗歌的篇幅,温柔敦厚,别有深情。爱在梦幻里,爱在肉体中,爱是一切,生生不息,无休无止,爱的极致是身体的自残,暴烈的坠落,生命的凶险无情,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忍卒读,此是郭梦照先生的爱情信仰,爱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超越生死肉身,这大约也是郭德军老师的终极信仰。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1-16 15:29
以“我”的叙述声音横贯全局,旁观郭梦照先生的遭遇,我与郭,代表了不同的身份,过去与现在,内里与外在,渴望与绝望,青春与衰老,创造出极引人的叙事角度,令人心有戚戚焉,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好小说。我以为也不是一点瑕疵也没有,也许这个虚构的郭梦照先生遭遇太离奇,身世太坎坷,宿命太悲怆,作者立意使然,必须多加渲染,文中过分感伤与夸张的西式修辞和理想化的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小说作者缺乏自信的地方,使得本文到底有寓言的意义,仿佛要为千百万文革中的知识分子臭老九呐喊发言,写下一个人的史诗,一首吊诡变调的青春之歌。
作者: 古河    时间: 2013-1-17 10: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古河    时间: 2013-1-17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玉猴    时间: 2013-1-17 14:52
古河 发表于 2013-1-17 10:53
凡是读过二遍的人基本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
读好多遍的呢,基本以后也就和读书没啥关系啦。

古河也太打击大家了。

人人都是都过书的人,只是有主题的广度与深度不同而已。

和氏之璧值得打磨和雕琢,桃花流水值得相思和珍爱,而落叶与秋风中除了离愁别恨之外,我还能感受到家家的灯火与温暖......书不仅是纸,书是生活,以及无数次的心灵共振......
作者: 古河    时间: 2013-1-17 15: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雨湖    时间: 2013-10-6 15:45
九七年就拜读过郭德军兄的诗作,小说似乎还是这第一次读。很优秀的一部作品。在此冒昧纠正一下,作品中提到的从武汉坐特快到珠海,有误,应该是深圳。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