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武穴(历史)地名志(一三四、袁家冲河•功德桥) [打印本页]

作者: 七秩龄童    时间: 2013-6-14 08:09
标题: 武穴(历史)地名志(一三四、袁家冲河•功德桥)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一三四、袁家冲河•功德桥
      功德桥位于余川双城驿处横跨武穴与黄梅交界的袁家冲河(俗呼袁山河)上,明代修建,为单孔麻石桥,桥面长25.17米,宽7.3米,单孔石拱跨度11.25米,拱高4.4米,南端阴刻“功德桥”三字,以志其修桥补路功德无量的意思。
袁家冲河发源于武穴太平山区的辛寨,流10千米处经龙头寨进入黄梅县境,是发源于武穴境内7条山溪中最东边的一条小河。此河与原县城梅川至黄梅县的驿路交叉于双城驿处。唐宋以降,驿路渡河处河床为泥砂底,过往公差可靠骑马涉水过河,故无修桥的要求。而过往行人,则要靠散开摆置于河中的石头,采用“跨步”点石过渡之法,以便涉水过往。到了明代时,社会安定,附近破额山禅宗四祖香火日盛,来往信众增多,便有河上架桥方便行人的呼声。据传:河东有户袁姓善人,许愿捐修石桥以方便行人香客,向四祖庙求赐子嗣。家住河西的村人闻听袁姓善人有此动议,便发出“善人出钱,众人出力”响应,于是建桥动议得以迅速动工和竣工。
      此善人善举,据传确曾感动天地禅佛,一是施用法力将河宽缩窄了许多,以减轻修建石桥的用工量。比较夸张的说法是:此桥曾有“三里桥”的称呼,以示河滩如果不缩窄,原有蛮宽的意思。二是此桥修成功后,袁善人果然老年得子,是善举满足了袁姓善人的心愿,得到善报。更据传云:河东有某袁姓的村垸,便是这位善人“子孙发达”的善果。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